国际交流

2018年中山大学管理学院MBA/MPAcc/MPM/MF/MAud国际交换项目面试安排2018-03-04

1. 面试时间:2018年3月6日(下周二)晚18:50-21:00。请各位候选人至少提前10分钟到达。建议正装。    签到地点:南校区管理学院善衡堂N122教室(签到时查看分组安排)。    面试地点:N127教室。 2. 面试形式:每组面试时间约为50分钟,具

欢迎参加【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暑期交流项目2014-03-27

各位MBA、MPAcc、MPM、MF、MAud学员: 大家好! 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在今年暑假期间将推荐大家参加【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暑期交流项目。 对于该项目感兴趣的同学,请通过列出的网站查阅更多相关信息,如有需要也可咨询MBA教育中心的负责老师。 报名和确定录取名单后,由MBA教育中心将推荐名单、推荐函发给相关学校,并由对方学校提供签证所需邀请函、安排住宿等。我方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 2013国际交流宣讲会与您相约!2013-02-20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了解外面的世界、走向外面的世界是助你成功的关键!邀你走进管理学院2013年外派项目宣讲会,了解海外交流的经历,分享第一手的信息,把握难得的机遇! 我院通过交换项目、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海外暑期班等海外学习交流项目,为众多学子提供了迈出中国的机会。他们的足迹遍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丹麦、瑞士、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他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带回不一样的感悟和思

在美国桥港大学(University of Bridgeport)进行暑期MBA项目学习的总结2003-09-29

----------------------------2001春季MBA乙班 梁世荣 我们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一共五个MBA同学, 在MBA中心的安排下于2003年7月26日起程前往美国侨港大学((University of Bridgeport)参加暑期MBA项目学习,并于8月25日完成课程学习。8月29日返程回国。在一个月的美国桥港大学(University of Bridgeport)的

(三)我们的presentation2003-09-14

7月17日周四晚,我们三个小组做演示。第一组做的是汇丰银行。每个同学都打扮得很漂亮,男生是西装领带,女生着黑裙子;每人胸前还挂一个牌子,就是一些大会开会时参会人员戴的那种。开始前给每个人都发了演示大纲,还有糖果。我们说是“糖果炮弹”,把我们打晕了就不会在演示后提问;把老师打晕了就有机会得高分。他们准备得不错,澳洲同学和一位叫DUNCAN的酷哥(在英国生活到13岁才到香港)负责了大部分内容。

(二)见闻点滴2003-09-14

1、香港艺术馆里的三个馆印象。 A、玉石馆:这是参观的第一个馆,花时间也是最多的。里边各式玉器很多,各个朝代的都有,在微弱的灯光下润泽滑腻,让人很想握之掌中把玩细看。而且关于不同玉器的介绍也很有意蕴,只可惜没有文字资料提供,我摘抄了一些。 看到一个很精致和实用的唐代的玉带:其实就是裤扣。做得和现在用的样子差不多,中间有轴可以滑动的,

(一)初到香港2003-09-13

7月1日 周二 11点从花园酒店坐空调大巴出发,经皇岗口岸过关。估计在14:30左右到达九龙塘。离浸会大学已经很近了,因为我俩只走了10多分钟就找到浸会大学马路边的黄色大楼。 一位叫Sze的浸会大学的女生负责我们的接待。她没有料到我们这么早到,当和她联系的时候她说她马上从家里赶来。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找到餐厅并在

杜兰记事2003-08-19

杜兰记事 (楚留香,中大管院EMBA2000) 这次美国杜兰之行,真正从全方位上感受了美国的教育、工商业、风土、人情,还认识了一大班INTERNATIONAL FRIEND,而咱们中大管理学院的同学则成了铁哥们、铁姐们,真是收获一大箩。 这一个月,大部分的时间都呆在学校里上课,所以教育这一PART可是感受最深了。当了十几年的中国学生,在外国读书,这可是头一回,特别是工作了六年之后再重

留法三周(2001级EMBA周雄)2003-08-19

本期在ESC Troyes举办的暑期班为期三周,共有学生十五名,其中管院学生五名,美国学生十名。 课程是以讲座的形式进行,每天一个课题,内容涉及欧洲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讲者来自欧洲各国,有学者教授,也有工商界人士,风格各异,饶有趣味。 周末的时候学校安排参观了位于德国边境的欧洲议会和香槟产地的酒庄,还考察了一下巴黎

曼城游学有感(2000级EMBA丘博为)2003-08-18

短短一个月的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暑期学习结束了,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这只是短暂的一刻,但它留给我们值得回忆的印象。 有朋千里来相识,来自不同国家的四十多位学员在一起学习,一起生活,虽然大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工作经历,甚至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生活方式,但并不影响大家的交流沟通,反而让大家亲身感受国际化教育的氛围。

【扫一扫关注微信订阅号】